为进一步搞好院内工作,树好院外形象,提高医院知名度,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对科室进行不定期抽查,包括医务人员精神面貌、着装、文明用语、服务态度、技术操作几百方面,一项不合格扣科室及个人积分,与奖金挂钩,建立奖罚分明制度。
二、选出科室典型事迹,优秀科室、优秀个人,写成书在材料,做为年终评比优秀条件及晋级条件。
三、设立患者意见箱,根据意见设及方面,酌情扣除科室积分,并责令限期改正。如不改正或改不完善,扣科室或个人奖金100元。
四、凡连续3次被患者表扬,大会公开表扬并予以奖励,奖金视情况兑现。
五、如发现一例违法违纪案件,包括吃请受礼,一次罚款100元,收受患者红包一次,罚款2倍红包现金;出现不应出现事故一次,扣除当月工次并接受处分一次;顶撞患者一次,罚款20元,当场兑现。
六、定期进行医德医风考核,成绩优秀给予奖励并开展演讲竞赛等多种形式活动。
七、定期组织义诊活动,开展爱心送医送药服务.
八、认真学习党各时期的有关精神文明建设文件,写出思想汇报。
篇2:教师形象和礼仪基于乡村教学点实际教育新技术
教师形象和礼仪、基于乡村教学点实际的教育新技术8月10日下午,万宁市边远乡村教学点教师培训第18场培训于三点钟准时开始。今天的培训课程有两个:教师形象和礼仪、基于乡村教学点实际的教育新技术应用。
“教师礼仪”是教师尊重自己,尊重学生树立良好师德形象的规范的表现形式。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对照。教师礼仪的好与坏,对学生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示范与影响作用,要明白“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因此,特别要邀请了海南省礼仪培训协会秘书长王丽娟老师为培训班的老师们做了《教师形象和礼仪》的报告。
王老师从学习礼仪有什么好处、什么是礼仪开始讲起。重点讲了礼仪的核心、仪容仪表修炼、服饰礼仪、沟通礼仪、常用接待礼仪的内容。
从王老师的交流分享中,老师们懂得了礼仪的核心是尊重,首先是自尊为本,自尊自爱,爱护自己的形象。其次要尊重自己的职业。第三要尊重自己所在的公司与单位。
尊重别人: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人,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则是一种教养。
王老师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与现场的老师互动交流,使大家明白教师礼仪最重要的问题是:摆正位置、端正态度、掌握技巧。
阳光心态的重要内涵:
第一,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
第二,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
一个半小时的培训,笑声不断、掌声不断,老师们收获很大。明白了教师职业礼仪不光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中,还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形象的自我塑造是教师生活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教育的过程从本质上看就是不断完善形象的过程,所以教师的形象建设也是一个不断设计与改造的过程。教师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仅具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博大胸怀,更具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形象。教师不光有外在体现出的“形美”,更要有充实的内心世界体现出的“道美”,它是师表形象的灵魂所在。教师应讲究表美,追求道美,弘扬风貌美,这才符合德育和美育的需要。只有提高自己的礼仪意识,重视礼仪,才能使自己逐步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承传人类的文明,增强职业效能感、职业满意感、职业幸福感。
吴东老师是海口市龙华区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员,思维超前,做了《基于乡村教学点实际的教育新技术应用》的报告。
一、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
●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
篇3:幼儿教育随笔:重塑教师形象
文章来源制度大全
课件
幼儿教育随笔:重塑教师形象
记得前些日子曾看过《惩罚和引导》这篇文章,至今使我仍有所思,文章中虽然是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提出了诸多问题,但作为老师就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是否与家长犯过同样的错误?我想没有一个老师敢大胆的说自己没有惩罚过自己的学生,当然这里的惩罚是有意识惩罚和无意识惩罚两种。有意识惩罚是明显的,知错即改就是,关键是无意识惩罚,老师的出发点本身是好的,是为孩子好,可有时由于方法不对路,也会伤害到孩子,而老师未必能感觉到。
有一种说法是心罚比体罚后果更严重,它会损害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经常听到家长反映孩子一提起自己的老师,就有一种不屑一提的表情,通过孩子的举动可以猜想这位老师肯定在处理问题或教育孩子时有意或无意伤害过孩子,使孩子对老师的做法不满意,从而产生了不信任的态度,这样的情绪也会感染家长,使老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记得我曾碰到过这样一件事情:一次中午放学的路上,看到同村的一个小学生在路上边哭边跑,我很纳闷,就过去问她怎么没有坐校车,她哭着说考试没有考好,被老师留校了,可等校车走了,老师又放了她,她怕再耽误了下午上课,又要挨批评,就往家跑。我骑车把她送回了家。家长一听也火了,说要找老师理论,我劝住了她。事后想起此事,我感到后怕,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在这样的情绪下往家赶,万一有个闪失,责任谁来负呢?试想这样的老师在家长、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又是怎样的呢?
我不知我在孩子们心目中是什么地位,但凡我认为一个老师走到这一步――在孩子与家长心目中失去了地位,那他就是一个很失败的老师,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为了能使老师在孩子与家长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我们是否应该对孩子少一些惩罚、伤害,多一些关心、鼓励与引导,来重塑教师的形象呢?
文章来源制度大全
课件